白云山中医医院罗忠生:前列腺癌——早筛早治是关键
前列腺癌已跃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,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。据统计,约80%的前列腺癌病例发生在65岁以上男性群体,但令人担忧的是,50岁以下男性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。由于早期症状隐匿,我国仅有30%的患者能在早期获得确诊,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至局部晚期或发生转移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
一、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与易感人群
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,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:
1.遗传因素:家族史是重要风险因素
2.激素水平:雄激素水平过高是主要诱因,研究表明,幼年期接受阉割的男性几乎不会患前列腺癌
3.生活方式:吸烟、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增加患病风险
高危人群特征:
- 年龄:65岁以上,70-74岁为发病高峰
- 家族史:直系亲属有前列腺癌病史
- 生活习惯:长期吸烟、高脂饮食
展开剩余75%- 激素水平:雄激素水平偏高者
二、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
早期症状:
- 症状隐匿,易与前列腺炎、前列腺增生混淆
中晚期症状:
1. 排尿异常:尿线变细、尿频尿急、尿失禁
2. 血尿:尿液带血丝或浑浊
3. 全身症状:下肢水肿、腰背部疼痛
4. 转移症状:肺部转移等远处转移表现
三、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
筛查建议:
1. PSA检测(前列腺特异抗原):
- 50岁以上男性:每年一次
- 有家族史者:45岁开始筛查
2. 直肠指诊:评估前列腺大小、形态、质地
3. 影像学检查:
- 核磁共振(MRI)
- CT扫描
- 骨扫描(评估转移情况)
4. 确诊检查:前列腺穿刺活检
四、分级治疗方案
1.早期(局限于前列腺内):
- 手术切除
- 术后定期复查
2.中期(局部扩散):
- 综合治疗:术前内分泌治疗+手术+术后辅助治疗
3.晚期(远处转移):
- 以延缓病情进展为主:内分泌治疗联合放化疗
五、预防建议
1.定期筛查:
- 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PSA检测和直肠指诊
2.生活方式调整:
- 戒烟限酒
- 保持均衡饮食,减少高脂食物摄入
- 适度运动,保持健康体重
3.高危人群加强监测:
- 有家族史者提前筛查
- 关注排尿异常等早期信号
特别提醒:前列腺癌的防治关键在于"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"。建议男性朋友,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,要重视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异常,争取最佳治疗时机。
发布于:河北省